中国酒业协会揭牌
中国酒业协会揭牌
- 2012-7-19 9:54:58 -
7月8日,中国酒业协会在北京举办揭牌暨聘请顾问仪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和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共同为中国酒业协会揭牌。这标志着1992年成立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其在原来偏重于生产领域指导的基础上,向下游流通领域着力发展,顺应了酒类行业产销融合大趋势。
新起点,新使命
近几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一方面协助国家商务部参与、完善酒类流通活动管理监督工作和市场准入技术管理工作,调研酒类市场环境,考察营销渠道变化;另一方面,在生产成本逐年增加、食品安全愈加重要的前提下,协会着手开展了酿酒原料行业的考察调研与协调工作,使得协会服务的范围覆盖了酿酒产业上下游、原辅料、市场管理、销售渠道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田间到餐桌的新型产业链服务体系。
由于行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很早就开始探讨酒类流通行业的发展。在助力酒业产销互动的基础上,2009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成立,为酒类流通行业搭建专业快捷的桥梁,表明了其推动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
在酒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现象泛滥、渠道层级过高、市场费用过高、经销商营销水平较低等问题不断困扰着酒类市场的健康发展,酒类生产企业销售部门、流通企业纷纷提出了推进流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中不少企业也提出了深化协会贯穿产业链服务的要求。
“随着协会业务范围和服务深度的不断拓展,从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广大会员企业对协会更名的呼声是越来越高。为适应酿酒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服务行业和企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会决定申请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致力于实现从传统的工业和产品协会到现代化产业协会的转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向《华夏酒报》记者透露了此次更名的初衷。
最终,协会的更名申请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首肯。4月25日,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上,民政部相关领导正式宣读了《关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的批复》,批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王延才表示,协会在原有工作范畴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协会服务内容,继续推进国内酒类市场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商业自律、广告自律,优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协助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培养进出口渠道,建立营销人员酒类知识培训体系,为酒类营销行业培养、树立人才典范,为生产企业与原料企业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增进行业间信息交流,推动、协助有能力的企业进行原料基地建设等等。
在揭牌仪式上,中国酒业协会为进一步提高协会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专程聘请了8位高级顾问:聘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钱桂敬,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兼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纪正昆担任中国酒业协会发展战略顾问;聘请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中国广告主协会执行会长段瑞春,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金辉担任中国酒业协会文化传播顾问;聘请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局长卢荣华,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朱思旭担任中国酒业协会市场营销顾问;聘请中国酿酒大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原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啤酒分委会主任杜绿君担任中国酒业协会首席技术顾问。
“聘请高级顾问是中国酒业协会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希望受聘的高级顾问一如既往地支持酒行业的发展,广泛参与行业建设,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在顾问聘请仪式上说。
20年同舟共济
“20年来,协会在各级领导、各界同仁、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帮助下,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平台,开拓创新服务领域,实现了由传统的工业产品协会向现代化产业协会的历史性跨跃。”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深化发展,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从自身的发展来看,协会已经建立了稳定、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开创了一系列全新的、富有实效的、获得行业认同的业务领域,形成了横跨各酒种生产、包装、销售等多层次多角度的11个分支机构和3个业务部门的协会发展机构,并逐步改善协会办公环境和条件,建立中国酒业协会官方网站等,通过数据整理和发布工作,发行年度行业研究报告。同时,出版了《会员通讯》等内部刊物,加强与《华夏酒报》等行业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对酒业的指导作用。
此外,协会还不断扩展服务职能。其2006年发起成立了“中国葡萄酒酒庄联盟”,通过倡导酒庄酒“种在酒庄,酿在酒庄,灌装在酒庄”的理念,推动葡萄酒酒庄酒的健康发展。协会还组织召开了“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啤酒原料报告会”等,加强行业交流,讨论行业市场和原料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问题,并推进酒行业信息化进程。
关注焦点,维护行业正当权益
时至今日,酒业人士仍然记得“焦糖色素事件”“陈化粮事件”“甲醛风波”等诸多行业重大事件,正是由于协会积极反应企业的心声,维护了行业的正当权益。
2005年,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炒作,酒界再次掀起“甲醛风波”。为迅速制止这种恶意炒作,协会一方面及时向公众发布了“对中国啤酒甲醛问题的通报”,再次说明了啤酒生产使用甲醛的现状及安全性;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反映情况,申请啤酒质量检查,使人为炒作的“甲醛风波”得到平息。随后成立“啤酒产业安全协调小组”,啤酒分会又组织一些大企业代表参加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召开的啤酒中甲醛限量等有关问题的研讨会,充分反映了啤酒行业的意见。
此后对于多次出现《酒类产品抽查出致癌物质的传闻》等虚假消息的情况,协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联系企业了解情况,发布澄清公告,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汇报,要求信息发布单位进行更正,体现了企业应有的权利,履行了协会应尽的义务,得到了行业的好评。
与政府互动,搭建良好外部环境
作为酒类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沟通的桥梁,协会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互动,为酒类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8年10月初,国家质检总局来电指出,“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在某公司生产的DDGS中检出三聚氰胺,怀疑是其在酒精生产工艺中使用了尿素做为氮源所造成”,协会酒精分会在第一时间内组织调研,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上报了《关于在酒精生产中使用尿素做为氮源的有关问题的报告》,详细说明了正常酒精生产中使用尿素不会产生三聚氰胺,并请求国家卫生部委托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食品工业用尿素使用情况研讨会对酒精生产中使用尿素的安全性进行了说明,最终使得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酒精生产中尿素的使用与三聚氰胺问题区分开来,没有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协会还积极反映行业发展实际,为行业企业争取合理的发展权利。在实施电子监管码管理问题上,协会自始至终站在行业和企业的立场上提建议,多次给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题报告,要求暂缓执行;并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出建议,要求删除《食品安全法》中有关实施电子监管码的条款。国家在听取多方意见后,这项工作已经叫停。
消除隐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为酒行业争取合理发展空间的同时,协会也致力于规范、引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消除酒行业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
近年来,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国家主抓的大事,而在酒行业仍存在行业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的使用问题和市场纠纷,存在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为此,协会按照有关部署,组织企业开展自查活动,召开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行业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申报工作座谈会,查找、收集、整理相关助剂的来源、分子结构、使用量、残留量、检测方法及标准等。最终,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酿酒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和《酿酒行业传统工艺一直沿用但未经批准的添加物质》名单,为行业的质量安全提供了证明。
与此同时,根据与国家质检总局签订的《白酒生产许可证技术服务合同》、《酒精生产许可证技术服务合同》要求,协会组织了对白酒、酒精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修订,《白酒、酒精行业内存在的质量隐患和质量安全问题的调研及试验分析报告》等工作,参与起草和修订了《啤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其他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为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调研,倡导酒类立法
长期以来,酒行业缺少一部专门的法律的呼声在业内引起了广泛重视,协会在2009年3月邀请在京酒业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座谈,通报了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共同探讨了协会今后的工作思路。时任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介绍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人大代表议案——《关于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酒法〉的议案》,参会代表对金志国代表的议案表示非常赞同,所有在场的人大代表当即在议案上签了字,并表示全力支持制定《酒法》。
随后,协会应全国政协邀请,参加了由全国政协、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成的全国政协推进酒类立法调研组,赴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市、宜宾市,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就推进酒类立法工作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了政府部门、酒类企业、有关专家及地方政协对我国酒类行业管理和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提高我国酒类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7年,协会还承担了《酒类质量安全检测评估与甲醇、杂醇油超标等专项调查》课题,酒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越来越规范。
创新机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历来是制约酒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为此,协会通过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依托,突出表彰行业高、精、尖人才的导向和教育激励作用,逐步提高行业人才水平,举办了“中国酿酒大师”评定活动,并逐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制定了白酒酿造工、啤酒酿造工、黄酒酿造工、果露酒酿造工等8个行业性国家职业标准,编写了6套63本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试用)和习题集,共计举办培训班300期,鉴定1.2万人次。
行业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是中国酒业协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协会通过开展技术交流、专题研讨会、现场会商、项目评审,召开发展论坛等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2007年4月26日,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开展的“中国白酒169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白酒行业企业参加最多、研究范围广、技术构成复杂、规模最大的科研项目,填补了白酒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