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临近,各个品牌商、企业都摩拳擦掌地为即将到来的购物狂欢节准备着,其中,洋酒作为“舶来品”,自是不甘落后。据了解,目前,在天猫、京东,以及1919、酒仙网等诸多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包括帝亚吉欧、轩尼诗等知名外资洋酒品牌产品。近两年,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更迭,且电商渠道愈加便捷,曾经活跃在夜场的小众洋酒,如今也走进了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洋酒开始入驻线上渠道。不过,虽然洋酒已打通电商渠道,贴近消费者生活,但是受价格、口感等问题影响,洋酒的销量,尤其是高端产品短时间还很难打入中国市场。
扩张线上渠道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运作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外资洋酒企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线上渠道。为了扩大市场,包括帝亚吉欧、轩尼诗等国际知名烈酒企业均纷纷布局中国。但事实上,在外资洋酒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烈酒商们曾对是否开通线上销售争论不一。直至近几年,随着消费习惯的转变,转战电商成为酒企谋出路的唯一“捷径”。以全球洋酒巨头帝亚吉欧为例,不仅先后与1919、酒仙网等酒类电商平台合作,也在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中开设官方旗舰店。
记者登录天猫、京东两个综合类电商平台发现,目前,包括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芝华士、皇家礼炮、尊尼获加等经典洋酒品牌均有销售,且大多都在天猫开设了官方旗舰店。
根据2018年京东超市三季度快消品网购排行榜数据显示,洋酒中,百加得洋酒白朗姆酒750ml、杰克丹尼洋酒700ml、锐澳洋酒预调酒微醺系列组合330×8罐销量最高。另外,杰克丹尼洋酒田纳西州威士忌700ml被评为最具潜质洋酒冠军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烈酒市场仍有不少潜力有待挖掘。2016年,中国烈酒市场规模为2050亿元,占亚太地区52.3%的份额,以及全球总份额的32.8%。而随着消费升级,中国烈酒市场逐渐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未来,中国烈酒市场占据全球总份额还会进一步增长。
消费阵地变迁
过去,洋酒销售的主场集中在线下,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高端洋酒市场的回暖,在消费场景和渠道建设上,洋酒企业纷纷在中国市场开拓烈酒销售新战场,而中国电商正逐渐成为国际高端洋酒新高地。
根据《2017上半年中国线上零售平台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京东超市洋酒品类销售额超越前年同期2倍,马爹利销售额更是同比增长了3倍。
帝亚吉欧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当前,企业在高端商务消费,包括夜店、餐饮店铺等即饮渠道的消费在相应减少,越来越多的非即饮渠道,如电商渠道等愈加吸引消费者对于高端威士忌的兴趣。因此,帝亚吉欧除了传统的即饮渠道之外,也在布局O2O市场。“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渠道去接近消费者,新渠道不会取代旧渠道,但会让更多消费者接触到苏格兰威士忌。在中国我们一直想改变的是,让苏格兰威士忌在各种不同场合都可以饮用,而不只是夜店。”
而另一家旗鼓相当的洋酒巨头LVMH旗下酩悦轩尼诗,去年1月,在京东开了第一家线上官方旗舰店。同年7月,轩尼诗高调上线天猫。另外,除了开通官方旗舰店,酩悦轩尼诗还推出专供中国市场线上销售的200ml迷你香槟。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对于外资烈酒企业而言,品牌入驻中国电商平台,并不意味着销量的保障。由于目前中国消费者对洋酒的品饮习惯还未养成,且线上渠道无法提供实物购物体验,口感、嗅觉和触觉也很难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消费者。在定位高端的洋酒逐渐触手可及后,能否被中国消费者接受,获得长久发展,目前来看,还有待观察。
品牌认知度尚低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消费日趋升级,与传统渠道相比,电商平台聚集了众多年轻消费者,进军电商,不仅能帮助洋酒一定程度上克服“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也能使外资企业更加有效快速的获取目标客群。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洋酒线上销量增长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然而,在销量走高的同时,不得不注意到,当前洋酒在中国酒类消费市场中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记者查询发现,即便是在国内流量最大的电商平台上,洋酒平均月销量也不过3000瓶左右,与白酒、啤酒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业内人士指出,洋酒品牌借力电商开拓中国市场用意明显,但由于进口洋酒的品牌知名度不高,且目前在中国市场,白酒消费仍占据主流。另外,大量的外国洋酒涌入中国市场,如何辨别真伪也是洋酒消费的阻碍因素之一。要想真正打入中国市场,熟悉中国国情和本土风俗文化都十分重要。随着洋酒在华市场越来越大,外资洋酒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愈发明显。未来,洋酒企业能否“落地生根”,尚有待观望。
文章来源于佳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