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代表之一,中国白酒业从改革初期的蓬勃发展,到“黄金十年”的昂扬向上和5年调整后的重新出发,不但从规模到效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共识。
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当年全国白酒总产量仅为143.74万千升,而到了2017年,全国白酒总量达到1198.06万千升,是1978年的809%。1985年,全国只有白酒企业990家,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6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67亿元;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593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654.4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28.48亿元。
改革开放春风推动白酒业焕新颜
正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勇所言:“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也是中国白酒行业走上持续快速发展之路的起点。”
建国初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发展农业与轻、重工业,白酒产业发展缓慢,到1978 年,中国白酒总产量只有143.74万千升。
由于白酒业本身基础薄弱,多年来在产能、技术上都存在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初期白酒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凭票买酒、“走后门”买酒,成为中国老百姓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
在市场逐步开放、消费需求旺盛的带动下,白酒业出现了第一波产能扩张的浪潮,同时也获得了国家在资金与技术层面的支持。198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门拨出两亿元人民币,支持全国十大名酒厂的扩建发展。
在这一决策支持下,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企业纷纷扩张。当年,茅台酒扩建年产800千升指挥部组建完毕,1985年至1987年,茅台完成800千升/ 年扩建工程;1986年,随着第二次扩建完成,五粮液酒厂产量达到1万千升。
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88年,我国白酒行业总产量已达到468.54万千升,10年时间增长了3倍多。
从外部来看,1988年,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1988年7月1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做好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烟酒价格工作的通知》文件,名酒价格随之放开,这对名酒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名酒企业为首的白酒企业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安排40余万劳动力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粮液的崛起和腾飞就是白酒企业那一阶段发展的真实写照。1985年1月2日,时年38岁的王国春出任五粮液厂长,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带领五粮液大力实施战略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使五粮液从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特大型企业集团,那几年从全国各地到五粮液参观学习的酒厂数不胜数。
1988年,五粮液的价格才6元/瓶,与其价值完全不匹配。王国春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几次果断提价,到1994年,五粮液的价格赶超茅台,与茅台并肩成为国民心目中的一类名酒。
马勇认为,中国白酒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有几大特征:一是白酒骨干企业坚持科技进步,支撑了产品研发和风格创新;二是加强科技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深化酿酒工艺技术研究;三是以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四是以发挥产区优势打造产业集群不断提质增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五是健全网络渠道、创新营销理念、塑造品牌文化,努力开拓市场。
白酒工业随着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金十年”白酒业攀上新高峰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和消费需求的旺盛,从2002年开始,白酒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成为食品工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据中国酒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到2012年,我国白酒业销售收入从495.88亿元上升到近4000亿元;白酒产量从378.47万千升上升到1153.16万千升;白酒业利税总额从126.78亿元上升到1366.18亿元。可以说,白酒业在“黄金十年”间创造了巨大而非凡的成就,为未来白酒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前期建立健全白酒生产准入制和后期的白酒特色区域建设工作,白酒产业实现了初步集中,产区化趋势明显增强,企业数量由10年前的3万家减少到现在的1.8万家(其中获证企业8848家)。通过中国(宜宾)白酒之都、“白酒金三角”等特色区域的建设,实现了白酒产业空间集聚。
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高、中、低端产品结构更加丰富。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消费升级,“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理念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同,高端白酒悄然崛起。
白酒产业链初步形成,随着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围绕白酒主营业务形成的包装、设计、咨询、传播、农业深加工等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竞争力。
外部资本加大投入,自2006年以来,国外资本、业外资本纷纷投向白酒业,投入不断加大,推动了白酒产业结构的调整,集团化发展迅速,同时促进了白酒产业的科技进步、营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酒产业升级加快,产业优化、品牌集中、集群强势的趋势明显。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特色经济产区等政策对推动产业优化、资源强强联合、资本合理运营以及进一步促进行业资源优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行业在结构、产能、效益、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白酒产业的科技进步也非常明显,“中国白酒169计划”的成功启动和逐步完成,使白酒科研真正深入到微生物核心领域,成功创新了白酒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文章来源于佳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