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位于法国的中东部,是法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在这里悠久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历史中,勃艮第发展出了严格的葡萄酒分级制度,为消费者购买这里的葡萄酒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波尔多主要以酒庄为单位划分等级不同,勃艮第更重视风土,将葡萄园按照风土的优异程度从高到低分成特级园(Grand Cru)、一级园(Premier Cru)、村庄级(Village)和大区级(Regionale)四个等级。那么这个分级制度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本文便带大家一起去探索勃艮第分级的前世今生。
勃艮第葡萄园(图片来源:www.domaine-rousseau.com)
勃艮第酿酒历史悠久,早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罗马人便带来了葡萄藤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进入中世纪之后,人们逐渐在一些风土极佳的地块种植葡萄并用其出产的葡萄酿酒,酿酒技艺也不断提升。随着罗马帝国的没落,基督教逐渐兴起,教会和修道士开始种植葡萄园和酿造葡萄酒,根据记载,贡特拉姆(Guntram)国王在587年捐赠了一个葡萄园给当地教会,这也是资料记载的教会收到的第一个葡萄园。此后,在教会和修道士的努力下,勃艮第地区葡萄酒的发展日渐繁荣。
18世纪末,勃艮第的分级制度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到 1816年,法国酒商、葡萄酒作家先驱安德烈·朱利安(Andre Jullien)发布著作《著名葡萄园地形图》(Topographie de Tous Les Vignobles Connus),将世界上的葡萄酒分为5个等级。 1831年,丹尼斯-布莱斯·莫尔罗(Denis-Blaise Morelot)发布报告《金丘葡萄藤数据统计》(Statistique de la Vigne dans le Department de la Cote d’Or),对金丘(Cote d’Or)的葡萄园进行分级。
勃艮第玻玛村(Pommard)
1855年,一位名叫朱尔斯·拉瓦勒(Jules Lavalle)的自然科学家在前人基础上,发布了《金丘葡萄园和葡萄酒历史与统计》(Histoire et Statistique de la Vignes des Grands Vins de la Cote d’Or),描绘了从桑特奈(Santenay)到第戎(Dijon)的详细葡萄园地图,并将葡萄园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杰出级(Hors Ligne)、一级(Premiere Cuvee)、二级(Deuxieme Cuvee)。杰出级又细分为头等一号(Tete de Cuvee No. 1)和头等二号(Tete de Cuvee NO. 2),其中我们常听说的香贝丹园(Chambertin)、罗曼尼·康帝园(Romanee-Conti)、伏旧园(Clos de Vougeot)就属于杰出级的头等一号。
香波-慕西尼村(Chambolle-musigny)
直到20世纪30年代,法国AOC体系正式出台,现行勃艮第分级体系在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与质量监控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Origine et de la Qualite)起草下逐步形成,他们参考了之前的分级制度,依据葡萄园的风土将勃艮第的葡萄园划分成四个等级:特级园、一级园、村庄级和大区级。
特级园:特级园处于勃艮第葡萄酒分级的最顶端,勃艮第约有2%的葡萄园处于这个等级,产量约占勃艮第总产量的1%。这一级别的葡萄酒酒标上只需标注出葡萄园名和“Grand Cru”字样即可,无需标识村庄名。
2014年德莱图酒庄(伏旧特级园)老藤红葡萄酒(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一级园:在勃艮第约有11%的葡萄园被列为一级园,葡萄酒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0%。一级园葡萄酒需要在酒标上标示村庄级产区的名字以及一级园“1er Cru”或“Premier Cru”字样。如果酿酒葡萄产自同一个一级园,可以将葡萄园名标注在酒标上;如果葡萄来自同一村庄级产区的多个一级园,那么酒标上就不会出现葡萄园的名字。
村庄级:村庄级葡萄酒产自勃艮第的44个村庄级AOC产区,酒标上通常会标注产区名。如果酿酒葡萄来自同一个法定产区的同一块葡萄园,那么葡萄园的名字也可以出现在酒标上。
大区级:大区级是勃艮第葡萄酒分级中最基础的等级,葡萄酒产量约占勃艮第年总产量的52%。勃艮第共有7个大区级AOC,出品的酒款风格类型相比其他三个等级更为多样,除了静止型红、白葡萄酒以外,还有桃红葡萄酒和起泡酒。
勃艮第葡萄园(图片来源:domaine-prieure-roch.com)
与波尔多不同地区可能会拥有自己的分级体系不同,勃艮第以葡萄园为基础划分的等级体系适用于整个勃艮第产区。如今,勃艮第共有84个AOC,其中大区级AOC7个,村庄级AOC44个,特级园AOC33个。细致的地块划分使得勃艮第出产的葡萄酒特点鲜明,是对当地风土的极致表达。(文/Sophie)
文章来源于红酒世界网